全国空降高端模特预约_全国空降200元快餐联系方式_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_全国可飞同城空降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微信图片_20250707114549.jpg
花王印花:用AI“智绘”未来,让印花变得简单
文章来源:: 2025-08-07
  印花作为一门为织物注入生命力的艺术,将日常生活的布料描绘成各种色调。然而,将这种绚丽的艺术转化为稳定、高效的工业生产,往往意味着复杂的技术和流程。如何让印花生产更加简单?绍兴市花王印花纺织品有限公司(下称“花王印花”)以其18年的实践成功化繁为简,实现了高效流畅的印花生产。
  在花王印花负责人杜姝桦看来,真正的简单是工厂把专业环节高效可靠地完成,让客户可以省心省力,只需专注于他们的创意需求。无论是清晰的设计图稿,还是初步的概念雏形,只要客户提出需求,花王印花都能精准落地。为了达成这种效果,花王印花通过大力拓展自身设计资源和打造轻松化服务场景,让客户获得更高效、更精准的对接体验。
  AI赋能,打造行业设计“风向标”
  传统凹版印刷以稳定大批量生产为行业奠定基础,但其制版周期长、套色受限、难应对小单快反等短板日益凸显。在此背景下,数码印花工艺凭借无版化、高精度等优势兴起,引发纺织格局深刻变革。而AI技术的出现,更为这场变革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  作为这场变革的亲历者,杜姝桦对此深有体会。当年她从上一辈人手里接过工厂时,设备还全是凹版印刷机,而如今的花王印花在保留凹版印刷的基础上引入了50条数码印花生产线,并且也积极拥抱AI技术创新。
  数码印花带来的灵活性与定制化潜力,愈发凸显花型设计在整个价值链中的核心地位。为此,花王印花持续投入资源强化设计能力。据杜姝桦介绍,为保障设计实力与市场响应速度,花王印花打造了一支超过20人的专业设计团队,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客户服务能力。
  同时,花王印花也将AI工具深度融入设计流程。“AI工具在生成效果的层次感和创作速度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?!倍沛胨?,为此花王印花已引入包括Midjourney在内的AI设计软件作为辅助设计手段。据她介绍,在设计师培训体系中,除了基础的描稿、配色等核心技能,公司也系统性地加入了AI工具的应用学习,以提升整体设计效率和创新能力。
  今年年初研发成功的“立体钩花”新花型,正是AI技术辅助设计的成功案例。该花型通过平面印花工艺,精妙地呈现出逼真的立体钩花效果,其立体的阴影效果在平整布料上栩栩如生,宛若手工钩织。
  “立体钩花”花型一经在线上平台发布,便迅速吸引了众多客户咨询合作。然而,公开的创意展示在吸引客户的同时,也必然引起同行的瞩目。面对这种透明化带来的关注,杜姝桦却展现出坦然的态度。她认为:“爆款不是靠一家工厂是做出来的;获得市场乃至同行的认可,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好产品?!痹谒蠢?,健康的市场本应百花齐放,从业者都能从中汲取灵感,这才是良性的市场互动。而花王印花面对日益透明的市场环境,目标是成为引领行业的“风向标”,而非仅是潮流的“追随者”。
  服务创新,解锁客户体验“新可能”
  “让印花变得更加简单”是花王印花的宗旨,也是公司始终努力践行的方向。走进公司的会客厅,这一理念便有了直观的体现,这里没有传统办公室的办公桌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精心打造的咖啡厅式空间。圆形的咖啡桌、飘香的咖啡机、陈列着精美样品的展示架,以及一个方便交流的吧台,仿佛就是一个轻松惬意的咖啡厅。当记者问及为何如此设计时,杜姝桦解释道:“对我们来说印花本就特别简单。客户只需提出需求,在他们喝一杯咖啡、浏览样品的间隙,样品就能准备好。我们打造这样的环境,正是为了以更轻松、高效的方式与客户合作。”
  这种以客户体验为核心的理念,不仅体现在环境营造上,更深入到服务策略之中?;ㄍ跤』ㄍ奔岢帧拔奁鸲┝棵偶鳌辈呗?,对大小订单一视同仁。这种对小批量订单的包容,让杜姝桦见证了众多品牌的成长轨迹?!坝行┛突С醮魏献魇?,可能只订购一两米的面料进行打样?!倍沛敕窒淼溃岸彼堑亩┑チ吭旧潦倜资?,我们也很为他们开心。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不仅是供应商,更见证并参与了一个品牌的成长历程?!?/font>
  这份贯穿于客户服务的责任感,同样反映在花王印花对行业未来的投入上。今年,公司针对有意进入印花行业的年轻人进行免费培训,为行业培养新生力量。培训内容不仅涵盖基础的图案设计软件操作、色彩搭配原理及面料特性认知,更注重实战演练,让学员深入了解从创意构思到成品落地的完整流程。公司希望通过这种“手把手”的实践教学,帮助零基础的年轻人快速掌握印花设计的专业技能,缩短其入行摸索期。
  展望未来,杜姝桦表示公司将持续深耕印花领域,强化设计优势,确保设计引领力,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。同时,公司明确将人才培育作为长期战略,在现有免费培训计划基础上,未来会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、扩大规模并寻求合作,帮助更多年轻人走上相关岗位,实现职业理想。
 
《纺织服装周刊》版权及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纺织服装周刊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纺织服装周刊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:010-85872143
 
相关文章
更多专刊
组织架构 | 版权声明 | 订阅中心 | 联系我们 | 诚聘英才 | 关于我们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《纺织服装周刊》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
京ICP备11016217号-19 京ICP备11016217号-23 京ICP备11016217号-26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